分享文章不想有廣告請使用電腦或手機切換電腦版
接上篇:大水窟山屋篇
5點半起牀,先跟新康山道聲早安安
廁所蠻遠的,晚上小號時我想很多人會在山屋附近就地解決吧!
超大一片箭竹草坡,住這裏和住轆轆谷一樣都好享受
只不過山屋貯水桶水龍頭據說壞了2年了,這點玉管處是有被檢討的空間
今天我們要先上大水窟山(應該被前面尖尖的山頭擋住了),然後再去秀姑巒山
後面那池才是大水窟池
因昨天的一場午後雨前面多了一池
昨天由最高點南大水窟山下來時因為下雨
沒能好好展望大水窟草原及山屋,有點可惜了!!!
九人自組隊今天要接著走馬博
由於行程較長,所以差不多3點就出發了
山屋就只剩我們3個人,大水窟山屋一樣有厚軟墊,但上舖有點髒
簡單吃完稀飯
拍拍照離開大水窟山屋
06:30出發往大水窟山
八通關古道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古道,大水窟是中央山脈越嶺東西分界點
清代修築及日據時代修築的古道,就在州廳界前方交會
清代時期曾在此設置營盤,也就是軍隊駐軍的營舍,而州廳界是日據時代在此設立的檢查哨
大水窟池是山友及水鹿的水源
大水窟池上面浮著一層白白黃黃的油,阿台說他昨天看了後都不敢取用
還好昨天的一場午後雨幫了一個忙,否則就要去南營地取水了
往前走來到州廳界,州是台中洲,廳是花蓮港廳
日據日期曾在州廳界設立一座六角涼亭並設立州廳界碑
如今六角涼亭及碑都已經不在了,只剩下石頭砌起來的石階遺跡
阿台在跟大叔介紹大水窟池上方的清代營盤遺跡
這個角度的大水窟山屋好有fu
和轆轆谷一樣都是世外桃源
展望玉山群峰
轉個彎就可看到清代及日據修築的八通關古道在此交會
我們現在走的八通關古道是日據時期修築的
展望昨天登頂的達芬尖山及玉山群峰
06:40走了0.3k來到大水窟山及南營地叉路口
標示靠左到南營地1.5k,靠右往上到大水窟山2.5K
如果不上大水窟山也不去秀姑巒山,可靠左經南營地到中央金礦會較輕鬆
如果只到大水窟山沒有要去秀姑巒山,可重裝上大水窟山後經秀姑坪到中央金礦山屋
或也可在此輕裝上大水窟山後原路回到此路口,經南營地到中央金礦山屋
我們因為還要去秀姑巒山,所以要重裝右上去大水窟山
今天我們要走的路線是1→2→3→4→3→5
如果沒有要上大水窟或是秀姑巒的可走1→6→5會較輕鬆
至於到大水窟山2.5K,個人認為應該要更正一下
大水窟山屋到秀姑坪距離是6.3k,大水窟山位於3.7k處
所以由此上大水窟山應該是3.4k(3.7-0.3)才對
大水窟山屋標高3,280M,大水窟山標高3,642m
3.7K共要爬升約360M(3642-3280),所以大多是緩上坡
這裏是紅毛杜鵑的大本營
我們來時還沒盛開,如果6月來時應該會很美
大水窟箭竹草坡好大
有種一望無際的錯覺
美女對大水窟草原及山屋
似乎非常依依不捨
不到7點雲霧就起來了
看來今天好天氣不會太久
東邊的雲層也都起來了
07:00出發後的半小時來到1.3K處
二個相加就知道到秀姑坪距離是6.3k
清楚可見昨天上南大水窟山的路線
由2.7K中華電可通處一路往上,到頂後靠左往下腰繞岩峰
然後由2K處陡上最後一座山頭,然後再上南大水窟山
這次無緣的向陽山也露臉了
很舒服的一段箭竹大草原
雲峰方向的雲瀑還真是厚實又翻騰
登頂應該是沒展望了
今天阿台並沒有揹我們的裝備
目前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自己揹
這裏路徑還蠻清楚
要迷路應該不容易
阿台拿著我的無線電
正和在雲峰帶隊的阿浪聊天,還蠻清晰的
好美的高山風雲秀四起
07:30出發後的1小時來到2.3K處
都是緩慢爬升
東部幾乎已被雲霧籠罩
雖是緩坡但海拔高
走來也是有點小喘呢!
看到大水窟山了
應該是正前方最右側那座
08:10出發後的1小時40分來到3.3K處
只剩最後400公尺,休息喝喝in吃吃果乾
小休10分鐘
08:20再度往大水窟山出發
滾燙燙的好壯觀
一路沿著崖邊走
最後一小段上坡
08:40出發後的2小時10分來到3.7K處
玉山群峰已隱身在雲層中
3.7K處往右走幾公尺,就是大水窟山
大水窟山標高3,642M,百岳排名13,我們的第44座百岳
沒下雨就算是好天氣
感謝老天爺也感謝晴天娃娃
MIT台灣誌常唱的,站在中央山脈遙望玉山和藍天
我們現在是站在中央山脈,小有藍天,可惜玉山群峰隱身雲霧中了
完全無展望了,停留10分鐘
08:50我們往秀姑坪出發